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本月四日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就中國政策發表演說,外界多解讀為「新冷戰」、「冷戰前奏」、「冷戰再起」的宣戰檄文。這說法大致上沒有錯,但與其說是「新冷戰」,還不如說是「冷戰從未結束」,或許更精準一些。彭斯在演說中特別引述川普去年12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一些國家開始「挑戰美國的地緣政治優勢,試圖改變國際秩序,以符合自身利益」。從「地緣政治」(geopolitics)觀點來看,不論是冷戰時代的美蘇對抗,或者是今日的美中相爭,其實都鑲嵌在全球範圍內海洋勢力與大陸勢力之間一種近乎宿命的對峙與爭霸格局之中。二次戰後,海權美國針對以蘇聯為首的陸權陣營實施「圍堵」(containment)政策,以防止共產勢力從「心臟地帶」(heartland)延伸至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rimland)。冷戰中期起,海權美國趁著中蘇邊境衝突分裂了陸權勢力,改採聯合位於「陸緣」的中國、對抗佔據「心臟地帶」的蘇聯的新圍堵策略。蘇聯垮台之後,中國一方面站穩其陸權基礎(如「上海合作組織」),另方面也開始積極向海洋擴張(如南海軍事化、「一帶一路」)。而海權美國為了包圍並抵制中國,於後冷戰伊始旋即提出「扇形」(fan-spread)安全體系(亦即與日、韓、菲、泰、澳等國的雙邊軍事合作),九一一後的「反恐」部屬(如針對「不穩定弧形區」的防守)也被認為隱含著防止新興崛起力量破壞現狀的「反中」意義,後來歐巴馬的「亞洲再平衡」(Asia Rebalance)、乃至晚近川普的「印太」(Indo Pacific)戰略,更明確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在在顯示冷戰似乎從未結束,其海陸爭霸的基本格局,事實上一直被延續至今。今日的美中爭霸,不只延續了冷戰時代海權與陸權之間的地緣之爭,似乎還延續了自古以來「開放體系」與「封閉體系」之間的理念之爭。彭斯在演講中表示:「蘇聯垮台之後,我們認為中國勢必成為一個自由國家…是希望自由之風蔓延到中國的每個角落。除了經濟之外,更是在政治領域,希望中國能夠對完整的人權概念重拾尊重…但我們的希望均告落空。自由依然是中國人民遙不可及的一場夢。」回顧悠久的人類文明進程,或許是廣闊海洋的化育使然,抑或是歷史的偶然,海權國家幾乎都代表相對自由開放的一方,而陸權國家則多半屬於比較反動保守的陣營,從雅典vs.斯巴達、威尼斯vs.普魯士、英國vs.德國、一直到美國vs.蘇聯的例子,似乎都可看出此一傾向。許多源自海權國家的地緣政治理論,以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的「陸權論」為例,其精神並不像日後為納粹所濫用的那樣致力於追求無止盡的對外擴張與征服,其初衷反而是希望藉由權力平衡的維繫去保護所屬國家的安全,進而保護自由。台灣位於西太平洋與歐亞大陸之間,又是「第一島鏈」的中心,自難自外於海洋勢力與大陸勢力的權力競逐。面對陸權中國的進逼,台灣自冷戰以來之所以能夠有效維繫國家安全,實有賴與海權美國的結盟(包括《中美共同防禦協定》、《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台灣旅行法》等)及其所增進的兩岸之間的權力平衡。相對於中國的「歐威爾式」(Orwellian)體系,《台灣關係法》明訂維護「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以及「所有台灣人民的人權」是美國的目標。對台灣來說,如何在海陸爭霸的夾縫之中找到出路,不只是國家安全能否維繫的地緣戰略課題,更是自由生活方式能否存續的價值選擇課題。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性感影片 美女情人視訊網 亞洲娛樂城 色姐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zesjh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